7月10日-22日,学院暑期老员工“三下乡”社会志愿服务队——“种夏梦团队”前往恩施州来凤县绿水中心小学开了为期11天的留守儿童暑期支教活动,团队由12名成员组成,他们以“用陪伴点亮童心,用知识播种梦想”为主题,结合当地地理特征、员工特点设计了生态环保专题课程、奇妙手工制作、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及系列户外活动。让40名大山里的孩子们真正理解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热爱家乡,对未来生活充满梦想。
绿水镇中心小学位于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绿水镇,四面环山,交通不便,靠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与外界联系,距离来凤县城有30公里左右,校舍为2018年受资助新修,在校员工人数300人左右,留守儿童占三分之二,主要生源为周边乡村留守儿童。“种夏梦”实践队,在仲夏时节给孩子们种下绿水青山的梦。
图为恩施来凤县绿水镇
图为绿水镇中心小学
在生态环保课堂中培育绿色家乡代言人
在生态环保课堂中,孩子们认真聆听电子垃圾回收知识,识得自然界中更多有趣的生物,积极参加绿色讲堂的讨论活动,在手工拓染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。在志愿者的带领下,孩子们合理利用自然界的一草一木,创作出一幅幅“树叶画”;通过别出心裁地剪裁拼接旧报纸、卡片、纸箱等废弃物制作衣物...孩子们在玩中学,学中玩,通过这种方式,把环保种子埋进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,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,发现家乡的绿色魅力,激发对家乡的热爱,自信满满地介绍自己的家乡。
图为志愿者讲述环保故事
图为志愿者讲述电子垃圾
图为小朋友利用树叶做拓染画的制作过程
图为小朋友穿戴自制设计的“衣服”
在奇妙手工课堂中挖掘实践创新小能手
奇妙手工课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课程,志愿者给小朋友们科普了祖国现代科技发展、纺大月面国旗背后的故事等知识,孩子们脑洞大开,用七彩粘土粘制了地球,月球,神州飞船,飞机,潜水艇等元素,全班的作品整合起来,组成了一个小型的科技作品展。课程不仅增强了孩子们对祖国现代科技的了解,还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及表现力,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。家长们在看到孩子的作品时不敢相信平时的熊孩子也能安静坐下来,用粘土绘就自己的科技梦想。
图为孩子们手工课堂场景
在传统文化课堂中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自信
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,志愿者们向孩子们介绍了缠花、皮影戏、京剧脸谱、传统小吃等方面的知识,并通过现场教学、互动体验的方式,向员工宣传、展示、传授相应的技艺。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的实践课程让他们体会到过程中的乐趣,激发员工学习了解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,培养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,帮助他们树立今后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奉献力量的目标和决心。
图为志愿者教孩子缠花
图为志愿者向孩子讲解影子戏的原理
图为志愿者教孩子制作脸谱
图为孩子们品尝自己制作的凉粉
在体育运动课堂中寻找健康生活小达人
户外体育运动是本次支教活动中持续时间最长,让志愿者们最有成就感的课程。从最开始的拖拖拉拉,不认真,到后来的整齐划一,生龙活虎,志愿者们看到体育锻炼给孩子们整个精神面貌带来的改变。志愿者张珺说道:“每天早晨教孩子们打太极。晨练能为孩子注入精气神,在练习过程中,还可以培养感知能力、提高注意力、缓解学习压力、培养孩子稳定的性情、提升孩子的自控能力,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”
天底下没有不散的筵席,7月21日“种夏梦”社会实践活动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了,离别时,孩子们给志愿者们赠送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,他们用本子记录着每位志愿者的名字,追着跑着找所有志愿者签名。听到志愿者哥哥姐姐是学习环境专业的老员工时,还有孩子一脸憧憬地说:“以后我考大学也要学这个专业,把我们绿水镇变成更加美丽的小镇!”
图为孩子们向志愿者要签名
这次活动无论对于志愿者来说还是对于那群孩子来说,都有巨大的收获,志愿者刘一帆表示:“连续两年的支教经历,虽然环境艰苦,但对于我们新时代青年而言,敢于自找苦吃,善于用真才实学服务社会,才是真正地为祖国美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。在今后的记忆里,始终会留下一起以课桌为床、一起深夜备课的志愿者的面庞,也会记得带给我们欢乐和感动的孩子们,他们无穷的想象力,对知识的渴望的眼神、对大山外生活的畅想,都让我们看到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。”
图为志愿者们与小朋友的合照